2025 ESMO丨沈琳教授: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展现持久疗效,长期随访证实其在不同PD-L1表达人群中均显著获益
前言:2025年10月17日-21日,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年会涵盖了肿瘤领域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致力于为临床实践与多学科讨论等提供一个广阔而卓越的学术平台。值此盛会召开之际,CCMTV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沈琳教授,针对其牵头并在本届ESMO上发布COMPASSION-15研究的最终结果进行深度解读。
CCMTV
COMPASSION-15研究最终结果在ESMO年会重磅发布,请您为大家介绍该研究与已发表的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的III期研究相比,实现了哪些方面的突破?
沈琳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
COMPASSION-15研究是由我与季加孚教授共同牵头的III期临床研究,不仅在国内,在全球也受到非常多关注。此次ESMO公布的最终结果,虽然只是mini oral专场,但现场汇聚了大量学者,同时讨论嘉宾对这一结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我认为COMPASSION-15研究最终结果主要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突破:第一,我们经过额外16个月、总共33.9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更加显著。全人群的总生存期(OS)风险比(HR)从0.66进一步降到0.61,而且每一个亚组都看到明确的OS获益。同时,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也都有明显改善,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DoR几乎是单纯化疗组的两倍。第二,也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PD-L1 CPS<5的低表达人群中取得的突破。中位DoR从4.3个月提升到9.4个月,这个进步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既往所有PD-1/PD-L1联合化疗的研究,在PD-L1低表达人群中都获益有限,甚至在欧洲和中国的指南里,都没有作为I类推荐。我们的研究恰恰弥补了这个重要的短板,这是它一个非常大的贡献。第三,在长期随访中,我们没有发现新的长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疗效确证的同时,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总之,该研究不只是一项有长期随访数据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国临床研究质量的提升——我们不仅有短期疗效,更有长期随访的验证。我相信未来我们还有望看到它的5年生存率数据。
CCMTV
随着数据成熟,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方案的HR值呈现出更优的下降趋势。您认为这一变化具有怎样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沈琳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
这说明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数据更加稳定了。早期随访时间不足时,数据可能还会有波动,但长期随访让结果更稳定,更能反映真实的疗效差异。
这个稳定的趋势是一致的:不管是全人群还是PD-L1高表达、PD-L1低表达人群的OS,以及PFS和DoR,都显示出明确的获益信号。全人群OS的HR值从0.66降到0.61,而全人群PFS和DoR的HR值分别降至0.51和0.45。这意味着,患者的死亡风险、复发风险和疾病进展风险,整体降低了接近40%到50%。这个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说明患者的获益是非常确切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新疗法,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临床研究结果,能够为患者带来显著且稳健的临床获益。
CCMTV
COMPASSION-15研究不仅在数据上取得成功,也引起了全球学界的广泛兴趣。您如何评价这项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它走向全球的潜力?
沈琳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
基于COMPASSION-15研究的最终数据,卡度尼利单抗在全人群中均显示出显著优势,HR值进一步下降。尤为突出的是,不同PD-L1表达水平人群均实现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提升:PD-L1 CPS≥5的高表达人群OS获益提升6个月,PD-L1 CPS<5的低表达人群OS获益提升近2个月。尽管无法直接进行头对头比较,但该方案所呈现的风险比(HR)在同类一线免疫治疗的Ⅲ期研究中显示出显著优势。
也正因如此,这一卓越疗效已引发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次会议后的交流中,多位国际专家重点关注该治疗方案进入欧洲及全球市场的时间表。我们期待后续能推动相关国际临床研究的开展,让这一中国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
总结
基于COMPASSION-15研究的最终数据,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展现出三个维度的突破性价值:在疗效上,经过33.9个月长期随访,全人群OS的HR值显著优化至0.61,且各预设亚组均显示一致获益,尤其PD-L1低表达人群的中位DoR从4.3个月大幅提升至9.4个月,突破了该人群既往免疫治疗获益有限的瓶颈;在安全性上,长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验证了方案的持久安全性;在国际影响方面,该研究获得全球学界高度关注,体现了中国原创研究的质量与影响力,我们期待未来能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验证其临床价值。
专家简介









